•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数据赋能数字武汉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8-30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9743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工作人员在调试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即将起飞采集沌口经济开发区测绘数据。

坐在办公室操作系统,就能遥控灵山公园的无人机迅速起飞。8月29日是第20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笔者探访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看到,工程师正通过远端遥控系统,操纵位于灵山公园上空的无人机,实时采集影像数据,用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

新型测绘技术为武汉“画像”

数据赋能打造“时空信息底座”

“过去,地理信息数据主要通过经纬仪、全站仪等测绘方式获取,需要测绘人员到实地测量带回数据。”市测绘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方式既耗费人力,能获取的数据信息也十分有限。如今,随着技术升级,我们不仅开展移动道路测量,还引入了无人机、航摄仪等可以“飞上天”的新型测绘仪器,实现城市高精度测绘,将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尽收眼底。

这些测绘仪器拍摄的影像在公众看来就是一张照片,而在技术人员眼里,就是一幅落在坐标系里的城市地物。市测绘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解释:“我们基于移动测量车或飞机拍摄的影像或激光雷达数据,利用专业测量软件,就可以测定影像中每个地物的坐标,也就是将物理城市‘复制’到数字空间中。这个与现实空间一一对应的数字化城市,就是武汉市‘时空信息底座’。目前该底座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市域的二维数字线划地图和影像地图,覆盖主要建成区的1800平方公里的实景三维模型,以及多达百余种的专题时空数据。”

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

助力“数字武汉”建设

数据要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目前该时空信息平台已经服务自然资源、规划、不动产、园林、水务、农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应急保障等多个行业领域,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时空基础基准。

例如,通过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可以清晰反映住宅楼顶是否有违建、乡村耕地是否被侵占等,快速、精准、高效地完成对全市域全覆盖的监测巡查,大大提高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

数字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筋骨”。日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时空信息底座”就是建设武汉数字孪生城市的基础。

这是近些年测绘赋能数字武汉建设的一个侧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建立实时精准的数据更新体系,持续丰富“时空信息底座”应用场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平台的全共享,进一步助力数字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