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风险提示
货不对板霸王条款 警惕“囤旅游”成预付费新陷阱
当前在旅游市场上火爆的“囤旅游”存在不少消费纠纷。问题多聚焦于:买后预约难,兑换门槛多,产品使用规则解释随意,商家擅自退单退款,平台监管不严……
不难发现,号称可“先囤货、后预约、随时退”的“囤”类旅游产品,也可算作预付式消费的一种。既是同根连枝,那就难免会染上同样的“病”——货不对板、霸王条款、退费维权“两难”等,可以说,预付费存在的问题,“囤旅游”几乎都能沾上边,若继续放任不管,它有可能沦为新的预付式“消费陷阱”。事实上,从眼下激增的投诉量可见,这并非危言耸听。
细数各类“囤旅游”产品的投诉,规则不清、责任不明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原因。现实中,固然有不少消费者是未看清约束条款而产生误会,但一些过于复杂或藏着掖着的规则限制,更像是暗地里“使绊子”,让本就处于信息弱势方的消费者,等到吃亏了才后知后觉。对此,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应是底线,说白了,那些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应提前说清楚、讲明白。这仅靠商家自觉显然不够,还得用规则明确平台主体责任,以监管约束商家具体行为。
当然,“病症”相似,也意味着“药方”可以通用。目前,多部门出手整治预付费乱象,相关法规也进一步细化,如最高法近日明确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规定,赋予消费者合同解除权,让霸王条款再也“霸道不起来”。这些“诊治手段”,也不妨拿到“囤旅游”试试。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深化国内贸...
实时热点 警惕!恶意文件窃取公民信息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国内贸...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