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风险提示
别在以旧换新上动“歪心思”
今年以来,为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各地纷纷出台补贴细则,让真金白银的实惠直达消费者。但在活动火热进行的同时,有媒体报道个别商家存在骗补、套补和突击涨价等行为,引发公众关注。
从新闻中来看,这些商家耍的还是“老套路”——要么采取突然涨价的方式提高商品的价格,把本应优惠给消费者的价差,通过涨价填平的方式套取到自己手中;要么是以一机多卖、虚开发票等方式骗取以旧换新国家政策补贴。如此行为,不仅使政策效果打折扣,而且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如果任其发展,市场秩序被扰乱,“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很有可能出现。
“看得见的手”要发挥作用。比如,湖北省商务厅已开出首张针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骗补”“套补”的罚单,取消了5家公司及其线下门店的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销售实施企业资格。又如,四川省商务厅也发布公告,对存在虚开发票和骗取以旧换新国家政策补贴等违规经营行为的公司进行清退。监管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将会对不法商家形成震慑作用。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1月8日24时,2025.7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3045.8万台,带动销售1377.9亿元。把好政策继续落实好,对于各地和有关部门来说,一方面应当适时加强对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抽查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平台企业进行合作,及早发现个别商家在价格上“动手脚”的情况,方便快速处理。此外,还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全过程监管,以此进一步提高对平台和商家的约束力。
再奉劝个别想动“歪心思”的商家,在大数据时代,你们那些“小把戏”骗得了多久呢?做生意,诚信经营第一位。无数的事情已经证明,“背刺消费者”没什么好下场。想薅以旧换新补贴的羊毛,还是省省心吧。
文章搜索
大家关注
实时热点 硚口“以房换房”第三期扩增多个片区...
实时热点 当心!本想做个打工人,不想成了“投...
实时热点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织密织牢“四张网...
实时热点 木兰大道:一线串起20家现代农业园
实时热点 多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
实时热点 江苏:“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让企...
实时热点 辽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保险诈骗犯罪 ...
实时热点 辽宁:整治政府失信行为 加强政务诚...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