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国内新闻

福建泉州:“信用链”串起“致富链”

发布时间: 2025-09-11 | 来源: 信用中国 | 访问量: 2561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以福建省“千村引领、万村共建”金融信用提升工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信用赋能产业振兴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

为将信用赋能的探索从顶层设计转化为实践,该行在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试点打造“信用+”工作法,通过数字赋能、产业链动、文化培育有机融合,推动信用“活水”精准浇灌淮山产业,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信用动能。

“信用+数字赋能”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支撑力

自英山村获评福建省金融信用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指导德化农信社出台《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淮山特色产业金融服务方案》,组建“淮山产业信用建设工作组”,打造“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信用联合体。

德化农信社逐户、逐社、逐企开展信用建档评定工作,将淮山种植订单履约情况、产业链协作贡献度等关键内容纳入评价指标,为联合体成员科学评定“信用积分”。同时,辖内征信机构综合公共信用信息、农业部门培育名单、贷款贴息补助政策获得情况等多个维度指标,对英山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建档画像评分,并向金融机构推送,鼓励金融机构主动对接。

这种“信用+数字赋能”的创新评定模式,将上下游合作社和农户诚信种植、严格履约销售等诚信行为转化为可视化数字积分,为信用联合体各方提供了增信支持。截至今年7月末,德化农信社对英山村开展“整村授信”2亿元;英山村用信209户,用信余额3665.29万元,分别较年初新增29.01%、10.64%;对英山村内4家信用良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614万元。

“信用+产业链动”激活产业振兴新动能

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紧扣英山村淮山“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指导德化农信社创新性推出“产业链信用贷”模式,为与核心企业签订订单的上下游淮山种植农户、合作社量身定制“供销信用贷”“乡村振兴贷”“福农直通贷”等一系列低利率惠农信贷产品,重点满足上下游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的融资需求。

日前,德化县某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在“产业链信用贷”模式下成功获贷294万元。该笔资金被精准投向产业链核心环节,一方面保障了企业对淮山种植农户的农产品收购,通过稳定的订单合作,让农户种植更有底气;另一方面助力企业深耕产品研发,成功开发淮山冻干粉、淮山酥等30多款深加工产品,显著提升了淮山产品附加值。在“产业链信用贷”模式支持下,该企业产业链延伸吸纳英山村及邻近村1000余名村民就业,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

“信用+文化培育”营造乡风文明好氛围

走进英山村的淮山园,映入眼帘的就是“诚乃立身之本,信乃道德之基”这一醒目的诚信宣传标语。村内紧锣密鼓地筹建着特色诚信文化宣传站,不仅搭建了征信宣传栏、诚信文化墙、诚信图书角等传统宣传载体,德化农信社还为这一宣传站配备2名专业的信用辅导讲师,并设置咨询热线,为村民提供专业、精准的信用咨询辅导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为我们配备的‘展板+读物+课件+视频’宣传工具箱非常实用,这次讲座采用案例分析、互动问答、视频展示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有效增强,村民们明显更关注自身信用记录了!”信用辅导讲师在给村民上完信用专题讲座后感慨道。村民李某在参加讲座后,对信用贷款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在德化农信社工作人员指导下凭借自身良好信用记录,顺利申请办理并获批5万元生产经营性贷款。英山村通过农村诚信文化宣传站建设,进一步延伸宣传触角,推动诚信文化在乡村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营造出诚实守信的良好乡村氛围,打通基层信用治理“最后一公里”。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